南宁让天下投资项目快速顺利落地0771-5883885 5883886工程通网

深度了解您服务诉求,为您定制最佳解决方案

投资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资讯 > 行业新闻

好山好水好光景——贺州市加快建设幸福乡村观察

时间:2020-08-11来源:作者:www.tztong.cn浏览次数:201

盛夏,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金竹村,群山环抱、白云流水、鸟语花香。村民赵万成倚靠在溪水边的栏杆上唱起了瑶歌,歌声悠扬绵长。

所谓“南岭无山不有瑶”。土瑶分布于大桂山东段余脉即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金竹、新民、狮东和鹅塘镇明梅、大明、槽碓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是贺州市贫困程度最深、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几年,贺州市聚焦深度、极度贫困村特别是土瑶聚居村,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并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进土瑶村,感受到土瑶群众对小康生活的美好向往。

深山瑶寨喜变景区

赵万成唱的瑶歌,歌词为迎宾词,曲为“那法调”,是金竹村独有的歌谣,表达一种喜悦和豪迈的心情。这两年,他们有太多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贺州着力在扶贫产业培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实现了产业扶贫的全覆盖。其中,在土瑶聚居村创新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产业发展思路。目前累计种植优质茶叶8177亩、大肉姜3783.99亩、杉树8.1万亩。

同时,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全市投入5700万元完成50个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投入超1.3亿元,推进10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今,土瑶地区与外界联通的3条通道已建成通车。

2017年底,6个土瑶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0户5354人,贫困发生率为51.73%;现在3个土瑶村、863户5075人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4.5%。

实现小康需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如何让好山好水变为好光景?贺州瞄准了土瑶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

“曾经有一段时间,村里的民族歌舞失传了。后来我们去寻访村寨里的老人,找到不少歌谱,把这些重新组合起来,逢年过节就给乡亲们表演。”文艺队负责人冯红芳告诉记者,土瑶村民能歌善舞,金竹村组建一支30多人的文艺队,除了瑶歌,还排练长鼓舞、竹竿舞等舞蹈。

不仅是原生态歌舞,还有传统瑶寨、别具特色的服饰、治疗和保健并用的瑶医瑶药,以及与其他瑶族支系不一样的民间信仰等都保留了下来。他们发现,这些都能成为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元素。

于是,平桂区在沙田镇金竹村和新民村各投入30万元,打造土瑶风情旅游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在狮东村大冲寨打造土瑶风情旅游和民俗博物馆,同时还启动了鹅塘镇大明村山顶“明梅顶”瞭望塔的开发……

曾经人迹罕至的深山瑶寨变成了景色优美的乡村旅游景点。

如今,每年金竹村都举办土瑶文化艺术节,吸引很多游客前来领略朴实厚重的土瑶文化。

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金竹村委旁边有一幢木质建筑,是村里的瑶绣扶贫车间。这里展示成套的瑶族服饰,还有香包、围巾、手帕等工艺品。

金竹村的妇女基本都会瑶绣,冯红芳除了是文艺队队长,还是瑶绣能手。自2015年金竹村成立“瑶绣传承班”以来,她义务担任老师,每班组织18-21名村民系统学习瑶绣的手工操作技能。随后,他们成立了瑶绣扶贫车间,靠这一针一线发家致富。

“我绣的作品一件能卖300-500元,比外出打散工强多了。”绣娘冯新妹告诉记者,现在金竹村扶贫车间共有30多名绣娘,收入最高的每年能增收8000元左右。

小康生活,是要让大家都怀有希望。在狮东村大冲屯,凤求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将火塘的木柴烧旺,烟火升腾。阳光照进房屋,墙上茶篓就染成了金黄。这是土瑶传统的养茶方式,时间长了茶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风味。如今,这种少见的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凤求姑家的火塘周边堆满了茶篓,这批茶叶有290多件,是村里的茶厂委托他们养护的。凤求姑每天的工作就是生火熏茶、打扫灰尘,每件茶叶每年有30元工钱。算下来,她家每年养茶收入近9000元。

吃过早饭,凤求姑到寨里的竹编扶贫车间上班。两年前,狮东村引进茶厂发展茶产业,并于去年6月底在大冲屯建成了扶贫车间,主要为茶厂生产竹制包装篓。

车间是一间敞开式的木瓦结构建筑,村民分成两组,一组人破竹篾,另一组人负责编织。“每个包装篓收购价9元,手工费7元,我现在每天可以编15个左右。”凤求姑说。

这两年,贺州市探索以“公司+基地+工厂+农户”为一体的扶贫车间产业链,目前已累计认定就业扶贫车间321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3461人。

如今,贺州6个土瑶村都建有黑茶加工、瑶绣、竹编等扶贫车间,并引进企业投资建成冷库26间,形成“冷库+大肉姜”的保值增值产业链,户均增收1.5万元。投资445.6万元建成平桂区扶贫产业农产品销售中心,有效解决土瑶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

建设宜居幸福乡村

发展产业有奖补、教育医疗有保障,部分村民搬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孩子们走出大山,到城区文华学校上学……如今,在贺州市,贫困村和贫困群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小康生活,意味着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

采访团在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看到,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与环绕的绿树红花相辉映。

“我们成立了理事会,同时组织村里有声望、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等乡贤组建‘顾问团’,自发开展乡村建设,得到了群众支持和拥护,曾创下了一日之内拆除10多间旧房的记录。”据村民介绍,2018年开始,炭冲村根据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废弃住房、晒场、猪牛栏,改造成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炭冲村还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打好乡村观光旅游牌。截至目前,已完成黄屋排、炭冲寨、马鞍寨3个村庄精品改造建设,被评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记者获悉,贺州市推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三清三拆”的村庄近1800个,拆除农村危旧房6500多栋,共建成95个市级精品示范村,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区推广。

“贺州所辖三县两区都是贫困县(区),原有贫困村281个,贫困人口29.35万人,贫困发生率13.88%。”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介绍,目前全市已累计实现248个贫困村出列,30.41万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66%。5个贫困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从贫困县全覆盖到贫困县全摘帽的历史性转变。(骆 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 投资项目大数据服务平台,为广西投资项目业主、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提供投资项目大数据服务、投资资讯,为项目业主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 涉及房地产、新型制造业、文旅、大健康、生态环保、大数据、林木产业、农业、石材等热点投资产业。
    • 联系人:钟经理 15578985855
    • Q Q:2661543639
    • 电话:0771-5883885/5883886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凤岭·麒麟堡A单元2203号
    让天下投资项目快速顺利落地!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