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3来源:作者:www.tztong.cn浏览次数:169
“我们开发197个岗位,采取‘定岗不定人’,帮助了暂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还缓解了防控人力不足问题。”3月2日,那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定根说。
推行扶贫公益岗位“定岗不定人”,是该县激发参与贫困劳动力内生动力的一项改革创新。原有扶贫公益性岗位多属“定岗定人”模式,存在人员固定化、受益群众面窄等弊端。
扶贫公益岗位同样要有市场意识,要引入竞争规则。“把符合条件的都列入人力库,吃苦耐劳和服从安排的,将获得更多工作机会,由此形成良性互动效应。”该县副县长王子源介绍,该县去年5月在3个村进行试点,之后在85个贫困村推行。
因需设岗位,资源利用最大化。各乡(镇)行政村(社区)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宜居乡村等工作,设定扶贫公益岗位,设置按月、按日和项目制用工模式。百南乡那岜村通屯道路险要,雨季常遇塌方中断,村两委变原来的专人管护岗为“定岗不定人”,使塌方抢修更及时。
定岗不定人,全面激发竞争力。村里建立劳力库,每次用工,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表现择优录用。以1个月的“定岗不定人”公益岗位为例,对于到期需要继续聘用的,要进行考评,责任心强、完成质量好的继续签订协议,反之则进行调整。去年8月,城厢镇永乐村贫困户黄秀勤入库“定岗不定人”岗位,工作积极认真,平均每个月能做5天工,收入500元左右。“不耽搁照顾孩子,还能补贴家用。”黄秀勤说,她十分珍惜这一机会。
截至目前,全县建立“定岗不定人”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力库131个,7860人次参与此项工作,发放岗位补贴178万元,2620户贫困户受益,取得良好成效。(徐顺东 梁飞龙)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