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30来源:作者:www.tztong.cn浏览次数:249
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十几台电子模具机和3条长长的生产线,上百名工人正忙着赶制订单……这是8月27日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的场景。
近年来,右江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将5000多名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了城区或乡镇所在地的“老乡家园”安置。同时,积极探索产业、就业扶持模式,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其中,引导适合贫困群众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乡村投资,打造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就是后续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
梁文院是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的员工,之前为了生计,夫妻俩都去了广东东莞务工,只有老母亲和孩子留守在偏远的六朴村老家。去年全家人一起搬到了安置点的“老乡家园”生活,随后政府又引导企业在安置点建立了就业“扶贫车间”,他们夫妻俩便一同到了车间上班,不仅每人每月能够获得2000多元的收入,也可以天天陪伴和照顾老母亲及孩子。“‘扶贫车间’既为我们带来了收入,还能让我们照顾家,就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他说。
目前,右江区已建立了就业“扶贫车间”5个,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陆杰)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