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6来源:见道网作者:www.tztong.cn浏览次数:385
2021年4月14日,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年春季高峰会议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核电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经过多年连续不间断地建设、运营,形成了完整的核电基础研究、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核燃料前后端保障能力及专业人才队伍,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设立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重大专项以及建设“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等,对促进我国核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能力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发挥了明显作用。
中国跻身世界核电大国
“中国已率先实现由二代向三代核电技术的跨越,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张廷克说,核电行业全面掌握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保护控制系统和核级焊材、核级密封件等关键设备、材料制造技术,部分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了每年8~10台/套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和同时建造3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综合国产化率已达88%以上。他强调,中国核电始终保持高水平安全运行业绩,总体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核安全监管、核应急体系,全行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核电建设、运行保持了较好的安全业绩。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49台,总装机容量5102.7万千瓦,居全球第三;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19台,总装机约2099万千瓦,居全球第一;2020年,核能发电装机占比约2. 3%,发电量占比约4.9%。自1994 年中国首台核电机组投入商运以来,核能发电量已累计达到2.6万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亿吨,为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核电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 )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位居国际先进行列。
“发展核能将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廷克说,当前,中国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约15%。据测算,在“碳中和”情景条件下,206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须达80%以上。核电能量密度大、机组可用率高,可连续稳定提供可靠出力,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国家核电发展政策也渐趋积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行业前景预期良好。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发展核能将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预计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需求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25%以上,增量部分将以清洁能源电力为主,消费侧电气化水平也将逐步提高。核电是目前唯一可大规模替代煤电的基荷并具备一定负荷跟踪能力的电源,可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与新能源协调互补耦合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选择,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电网抵御严重事故的能力,降低大面积停电的风险。
张廷克表示,有关机构预测,预计到2025年、2035年,中国电源装机将分别达到30亿千瓦和40亿千瓦左右。预计到2025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规模将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装机规模接近4000万千瓦。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运和在建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左右,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0%左右。未来15年仍是中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张廷克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安全性、经济性的提升,大型核电机组综合利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也将在供电、供热、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多个应用领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核能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十四五’时期,中国核电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有望按照每年8台左右的建设规模和节奏推进。” 张廷克表示,更宽范围的核医疗、辐照改性等应用行业显露出勃勃生机,将极大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建筑安装行业发展,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稳定核电产业链能力,带动剩余少量关键设备、材料国产化攻关研制,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随着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在国内的成熟应用,国际核电市场对中国核电技术和配套能力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也将迎来发展机遇。(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徐宁 设计/王霞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